[導讀] 塑料可以循環使用、可以再生、可以大量的生產,而木材則不能。提出“以塑代木”的建議是因為塑料在很多方面完全能夠替代木材的功能,而且,通過各種加工工藝,塑料的效果甚至會比木材更好。
“綠水青山”是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巨大資本,是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優勢。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過程中,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如何讓青山綠水得以保持?如何不再讓森林被砍伐,不再使用大量的木制品?在2017年第四屆全國“以塑代木”工作會議暨綠色建材創新發展高端論壇上,江西鑫盛新型塑料模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盛”)總經理王習鐵以親身經歷,向記者介紹了鑫盛在塑料模板應用方面的一些經驗。這位從事建筑模板制作、安裝行業已有36年老總的所思、所想、所行,很值得大家在經濟轉型中認真思考。
王總介紹:“在30多個春秋里,他們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治企理念,贏得業界同行的好評,企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擴張,建筑行業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建筑材料漲價,企業運行成本增高等實際困難,一些領域還出現了重新洗牌的現象。要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我們認為只有向科技創新要效益。經過深思熟慮,2015年,我們決定投資8600萬元成立鑫盛公司,年產50萬平方米新型塑料模板。目前,鑫盛擁有張家港市欣達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條年產50萬平方米的模板生產線;一臺1T/小時的大容量破碎機,三臺0.4T/小時的磨粉機。”鑫盛現有員工1300余人。其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7人,本科以上學歷青年骨干42人。公司下轄兩個部:塑料模板生產部和塑料模板技術應用部。內設:人事部、人保部、材料部、造價部、質安部和財務部等6個職能部門。已被中國基建物資租賃協會授予“全國模架最具影響力企業——塑料模板品牌企業”,“2017年全國綠色建材產業最具影響力塑料建筑模板品牌”。經過兩年的運行,公司就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經濟效益方面,兩年來,鑫盛塑料模板實際使用30萬張,50萬平方米,使用率達100﹪,二次利用率達75﹪,再生利用達25﹪。2016年全國木材節能西安會議充分肯定了鑫盛的“以塑代木”做法,并將鑫盛的經驗作為典型進行推廣,在會上做了經驗介紹。2017年第四屆全國“以塑代木”工作會議暨綠色建材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再次肯定了鑫盛在塑料模板應用方面的成功做法。社會效益方面,2016年相當于為國家減少了1100畝的森林砍伐,減少了1.4萬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了2.5萬到3萬噸的垃圾排放。

鑫盛公司生產車間
王總表示:塑料可以循環使用、可以再生、可以大量的生產,而木材則不能。提出“以塑代木”的建議是因為塑料在很多方面完全能夠替代木材的功能,而且,通過各種加工工藝,塑料的效果甚至會比木材更好。
隨著塑料模板在建筑行業應用的不斷推廣,鑫盛本著“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始終把產品的質量放在首位,憑著過硬的品質,過細的服務,塑料模板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承包單位和質監部門的好評。高安市央企汽貿城、新建區新建城等重點項目得到了建管部門及社會各界和業內人員的好評。伴隨著鑫盛產品質量在業界的影響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大型建筑企業紛紛走上門來商討合作事宜。目前,除南昌市的新建、灣里,九江的共青、武寧、修水、德安,宜春的奉新、高安等地都有公司的在建工地外。安義縣的基建工程如綠地集團、龍元集團等單位的項目已經開工,近50萬平方塑料模板已經確定。國家大型建筑企業中建、中房建、中鐵建等正在與公司進行洽談,屆時,每年公司的工程量將達到200萬平方左右,需新增2-3條塑料模板生產線,貢獻稅收將達到200-600萬元。

模板在工地應用
創新沒有止境,成績只屬于過去。對于未來,王總想的更遠,他說:“塑料模板靠的是三分材料七分人工,關健的是要有精干的勞務隊伍,發揚工匠精神,普及市優,爭創省優和魯班獎工程,把塑料模板在建筑領域發揮到最佳效益,這就是鑫盛的目標。鑫盛在新型材料的使用、再生利用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與政府對企業的要求,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材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方向,如何做好塑料模板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如何使朝陽產業更加朝氣蓬勃?如何使鑫盛的再生資源更加有效地利用好服務好社會等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鑫盛作為一個有作為敢擔當的企業,一定搶抓當前發展綠色建材產業的機遇,面對新常態,踐行好綠色發展理念,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