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薄膜行業集合了塑料原料、設備工藝到解決方案的綜合學科,請問精誠是如何從材料源頭做模擬分析研究實現與大數據整合的?
A: 產品的差異化對創新開發設計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過去傳統的3D分析算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模頭越來越寬,復合的層數越來越多,如果每一層都用3D分析算法計算的話,普通的計算機根本無法完成運算,需要使用工作站超級計算機。如果把寬板放小處理,然后利用經驗放大模擬數據,很可能會出問題,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這種問題甚至會很嚴重。
有沒有可能直接通過一種算法,得出最終真實的數據呢?我們找到了日本的一個流體力學專家團隊,專門針對這個問題開發了2.5D多層共擠全新算法。這是一種介于平面和立體之間的一種算法,嚴格來講它的公式更簡單,但是精誠用更簡單的公式得到了比傳統3D分析算法更真實的數據。而且,這種算法只需使用普通的計算機即可。
Q: 精誠開發2.5D是基于怎樣的行業背景和考慮?
A: 我們一直特別重視新材料、新技術的探索,包括從微互系統的開發,平模頭流體仿真系統的引進,以及現在全球首創的2.5D多層共擠的全新算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超越和尋美的過程。多年前我們提出了“知您所需 創您所想”,我們也始終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包括了解客戶的原料、產能、生產特性等,再結合自身的制造和精密加工的優勢,才有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根據今天行業的需求,一旦企業開始投資,一般希望兩個月就要交貨。在使用精誠的2.5D多層共擠算法后,原本一個月的設計時間可以縮短至一個星期完成,而且可以得到最為精準的數據,這對于超寬幅模頭擠出意義更加重大。目前,美國、日本的同行都無法做到這一點。經歷了這么多年,精誠終于拿出最終的精準數據,而且是外國人都拿不出來的數據,這讓我們非常有成就感!今天中國人對大數據非常重視,我們把每一套特殊的高難度的模頭分析的結果都放入數據庫,現在需要一個星期完成設計,未來兩到三年我們會努力將一星期縮短到一天。
Q: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從行業的角度出發您是如何應對的?
A: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說,可持續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對我們每個人都至關重要。從2006年開始,我們就提出了行業的雙向創新,聯合創新,包括我們現在在做的工作,也是時刻圍繞著這個方向。我們也一直與科研院校、新材料研發院所合作,與B端設備配套,C端的客戶互動,以產品的高質量發展推動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過去我們在新能源、太陽能、鋰電池、汽車、醫療等相關聯的產業一直有著不錯的表現。我們也將延續過去努力的方向,重點關注對地球友好和環保的健康產業,包括未來幾年醫療、包裝,可降解塑料都是很值得期待的產業。將新材料、精密制造、與美學高度融合起來,尤其在精密光學產品,特種新材料應用領域,并進一步結合新工藝的升級,達到最優化的創新設計。